9月27日,在2025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開幕上,來自孟加拉國非政府組織“施杜萊自立組織”的“太陽能船上移動學校”等3個項目,獲評202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。據悉,今年是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設立20周年,該獎項已累計獎勵來自南非、西班牙、巴基斯坦等近40個國家的60個優秀項目。
2005年10月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3次大會批準決定設立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”。該獎項是首次以中國人命名的國際獎項,主要用于表彰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和掃盲領域、婦女兒童教育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機構、非政府組織和具有杰出貢獻的個人。
20年來,孔子教育獎始終秉持公平、公正、開放的評選原則,獲獎主體涵蓋多元類型,既有發展中國家扎根社區、深耕基層的民間組織,也有發達國家創新教育模式的先進機構;直接或間接惠及婦女、女童、失學青年、農村貧困人口、少數民族等群體百萬余人,有效推動了聯合國“可持續發展目標”中優質教育目標的落地見效,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廣泛贊譽與高度認可。
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思想,“有教無類”通過孔子教育獎成功轉化為全球教育行動,充分彰顯了跨越時空與文化的“普世價值”。從保障偏遠地區兒童受教育權,到助力婦女通過教育實現自我發展,再到為少數民族群體提供特色教育服務,孔子教育獎始終推動不同性別、年齡、種族和社會背景的人們獲得均等且高質量的學習機會,真正賦予個體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能力,讓東方教育智慧在全球范圍內開花結果。
孔子教育獎已超越授獎范疇,成為連接全球教育領域從業者的重要橋梁,有效促進經驗分享與模式推廣,形成良好倍增效應。20年來,孔子教育獎成長為全球教育領域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,在推動中華文化傳播、助力落實2030年全球教育議程中作用不可替代,更成為我省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、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紐帶。
孔子教育獎已連續評選20屆,在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、促進全球教育公平、助力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。回顧20年發展歷程,孔子教育獎已成為山東省推動國際教育發展、促進文明互鑒的標志性平臺,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各國高度贊賞。
“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對該獎項始終如一的鼎力支持。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干事斯蒂芬妮亞·賈尼尼說,孔子教育獎特別關注功能性掃盲,以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支持農村地區人群和失學青少年掃盲。她也指出,目前全球仍有接近7.4億青少年和成年人不具備基本的識字能力,孔子教育獎今年邁入第三個十年,將繼續為全球的教育掃盲工作做貢獻。
(大眾新聞記者 修從濤 劉笑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