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州新聞網訊(記者唐曉穎通訊員鄭康寧)近日,一批由巴西進口的8.5萬噸原糖陸續抵達山東中谷淀粉糖公用型保稅倉庫。作為這批貨物的進口企業,山東星光糖業有限公司無需繳納稅款即可將原糖存入保稅倉庫,待企業生產所需時,按需繳納稅款就能提離保稅倉庫。
“公司每年進口原糖量在20萬噸左右,貨運量大、價值高。在德州海關指導下,我們利用保稅倉庫特有的緩稅免證功能,在原糖價格低位時大批采購存入保稅倉庫,然后根據生產需求分批出庫繳稅,既有效減輕了企業前期資金壓力,也保障了原料供應鏈穩定。”該公司進口部經理姜旭東高興地說。
保稅倉儲不僅為生產型企業減負,也為外貿流通企業盤活了季節性經營。9月25日,在山東德龍保稅倉庫內,一批澳大利亞產的紅酒正加緊出庫,備戰中秋、國慶消費旺季。“紅酒銷售季節性強,淡季時我們把進口的紅酒存在保稅倉內,旺季時再出庫繳稅。”山東寶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外貿部經理田宇直言,“即報即提的通關模式大幅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,讓貨物周轉更靈活,紅酒最快當天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。”
近年來,伴隨我市企業進口大宗貨物的需求持續增長,保稅倉儲應運而生。德州海關保稅業務監管科科長李龍介紹,保稅倉儲具有整進零出的特點,對高貨值商品可以極大緩解企業一次性繳稅的壓力。對于存放在保稅倉庫的貨物,除暫時緩繳進口稅款外,還可免于提交許可證(件)。貨物保稅狀態下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、保稅物流中心之間進行自由流轉,有利于企業建立面向國際及國內的分撥配送中心,助推國際物流鏈延伸和迭代發展。
為助力我市外貿企業享受這一政策紅利,德州海關立足保稅倉庫規劃需求,積極開展政策宣講,并指導轄區保稅倉庫積極開拓新業務、挖掘新動能,打通了保稅、通關、查驗、物流等業務關鍵節點,為企業提供集成服務,實現業務辦理“零延時”。同時,持續強化保稅倉庫監管,通過定期實地巡查、實時視頻監控,確保貨物依規管理。
截至8月末,我市3家保稅倉庫入出庫貨值達10億元,同比增長25.6%;累計保稅額4.5億元,同比增長1.5倍,幫助企業減少資金成本逾1000萬元。